一、軋件頭部堆鋼
原因:
1)換輥、換槽后軋槽的摩擦力過小,致使軋件頭部打滑;
2)軋件頭部出機架后翹頭導致不能順利咬入下游機架或頭部頂導位;
3)軋槽或導槽有異物;
4)坯料嚴重脫方,無法進入軋機或將出口管子帶出;
5)坯料劈頭頂出導衛(wèi)或纏輥。
解決辦法:
1)換輥、換槽時增加軋槽摩擦力,用砂輪機打磨軋槽或采用點焊方法,并且關閉軋輥的冷卻水直至完全咬入;
2)及時檢查導衛(wèi)底座是否松動,軋制線是否對中,及時更換舊的導衛(wèi)。
3)軋制過程,及時清理氧化鐵皮;
4)軋制過程,及時清除不合格坯料,出現(xiàn)劈頭,應盡快拍急停,減少廢鋼處理時間。
二、軋件中部和尾部堆鋼
原因:
1)由于輥縫設定不當引起軋件尺寸不當造成堆鋼;
2)坯料的缺陷,如夾雜、氣泡等,在軋制過程中斷裂造成堆鋼;
3)軋機轉速設計不當,處于堆鋼軋制狀態(tài),當軋件前半部靠前面軋機維持微張力軋制,當軋件尾部離開前面軋機時,該處突然失去張力,從而引起該機架處堆尾;
4)機架電機突然升速或降速引起堆鋼;
5)軋輥突然斷裂或前幾道次導衛(wèi)嚴重損壞引起堆鋼。
解決方法:
1)換輥、槽后,準確設定槽底,正確測算輥徑和速度,減小速度誤差;
2)加強對不合格坯料檢查;
3)正確調整各機架間的張力;
4)檢查電氣設備,更換損壞的電氣元件;
5)檢查軋輥冷卻水量,調整鋼溫,禁止軋制低溫鋼、黑頭鋼。
三、精軋機架間堆鋼
主要原因:
1)導衛(wèi)輪不轉或軸承燒;
2)軋件劈頭;
3)導衛(wèi)或輥環(huán)裝錯;
4)輥縫設定不當或來料尺寸不合適;
5)輥環(huán)碎;
6)魚線斷導致軋線自動碎斷。
解決方法:
1)更換導衛(wèi),同時加強導衛(wèi)安裝的正確性;
2)加強坯料檢查及加長切頭長度;
3)重新核對及調整輥縫;
4)更換輥環(huán),同時檢查冷卻水管;
5)檢查魚線吊墜處的開關、檢查精軋機內導衛(wèi)處是否有廢鋼,若有則說明是前一支后尾在精軋機內堆鋼,重新設定精軋機內輥縫。
文章來源:軋鋼之家